摘要:日本建筑空间的特征之一是对水平线的热烈崇尚。去过日本的日本代购、日本转运、日淘小伙伴可能会发现,日本的高建筑很少。大陆的佛教寺院屋顶的斜坡在传入日本之后趋向于平缓。檐头翘起的部分只...
日本建筑空间的特征之一是对水平线的热烈崇尚。去过日本的日本代购、日本转运、日淘小伙伴可能会发现,日本的高建筑很少。大陆的佛教寺院屋顶的斜坡在传入日本之后趋向于平缓。檐头翘起的部分只留下一点点痕迹,几乎成了直线,排列在棱线上的除魔小塑像也基本上消失了。例如唐昭提寺的美丽屋顶。鉴真和尚自中国而来,但屋顶的陡坡和大幅度翘起的建筑风格没有传来。就连由和尚创建的寺庙(八世纪)也是如此。
无论是神社、寺院还是住宅很少有超过两层的建筑。内部空间也根据需要沿水平面铺开。伊势神宫也好,出云大社也好,都没有附属的塔。寺院的建筑群包含佛塔。在中国高的有13层,而在日本几乎都是五重塔或者三重塔,比那高的建筑极少。不仅在中国,在西洋从中世纪起,也有在教会建筑中建高塔的倾向。例如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的塔的高度接近100米(十二世纪)。伊斯兰清真寺的“唤礼塔”(Minare)也很高。日本代购、日本转运、日淘小伙伴一定比较好奇为什么日本人在九世纪掌握了木造建筑的建筑技术之后,也没有努力去建造高层建筑呢?
很多日本代购、日本转运、日淘小伙伴都知道,在五重塔中,建成让人从下往上仰视的例子比较少。不是在与正殿同一平面,而是在地势较高的山地斜面修建五重或者三重的塔。例如,如果从高高的石阶上眺望室生寺(九世纪)的五重塔,塔的高度看上去超过五层。净琉璃寺的小三重塔如果从正殿隔着水池望去的话,因为处于对岸山丘的山腰,所以给人以远望高塔的印象。
在世俗建筑方面,在十六、十七世纪初到处兴建的天守阁的遗址在许多地方城市都保留下来了。有的建在与城镇同一平面上(江户城),有的建在城镇或者郊外的小山丘上,周围都修筑护城河,用大石块加固,或多或少城堡化了(熊本城)。与五重塔的情形一样,天守阁的设计者并没有漠视建筑物的高度所产生的影响。
但是,五重塔和天守阁的共通之处是在外观上都不强调指向天空的上升垂直线。向五重塔四周延伸的楼厢将所有垂直线切断。那里所有的线条都不会向上延伸,更不会在顶端汇聚。天守阁的楼厢较小,白色的墙壁大多比较显眼,但看不到细长窗户及贯穿上下的柱子的线条。五重塔和天守阁都力图表现高度,但并不是哥特式那样的垂直样式。
五重塔的内部空间一般只使用第一层。那本来是用来摆放佛舍利的地方,后来有时也摆放佛像、经卷、高僧的遗骨。高度与从外面所看到的一样,开门进入塔内,只有天花板和地面之间四方被墙壁环抱的狭小空间。天守阁的话,有楼梯将上下层连接。但是,每层的房间的天花板同时也是上一层的楼板,那不是通透的空间。因此,只有在从环绕房间外部的回廊眺望外面的景色时才会感觉到它的高度。天守阁不是仰望天空的地方,而是俯视地下的立足处。便于眺望也有军事上的意义,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末的内乱时代的山中要塞便是一例。
但是,进入德川时代以后建造的天守阁基本上没有了军事上的意义。天守阁的高度是统治者(领主)与被统治者(臣民)在社会等级上的上下关系的象征,其目的在于威慑被统治者。也就是说它是室内的“上段屋”(地板高出一层的房间)的延伸。除了寺院的五重塔和政治统治者的天守阁在日本没有其他高层建筑。城镇以及村落里虽然有消防望楼,但戏曲中蔬菜店的阿七搭个梯子就能爬上去,不崇尚高度,不沿垂直线展开的日本城镇、房屋自然而然地沿着水平面铺开。那种平面空间的内部是以何种原理被结构化的呢?城镇是根据地形自然形成的,没有能明确定义其整体的原理。或者说没有形式上的原理,而只有功能上的原理在发挥作用。
单个建筑不是根据混沌,而是根据两种原则沿着地面铺开的。一种原则是向天空延伸的空间——那是西洋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中典型的空间,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伸向“深处”空间。从入口向“深处”移动可以说是将仰望尖塔拱形的视线运动横放下来了。另一种原则是扩建。根据功能上的需求首先建一间房屋,同样根据需要加盖第二间房屋,在满足了所有功能上的需求时,或者在预算用尽时,如果还在设计就停止画平面图,如果在施工的话就停止施工,这时“扩建”过程就结束了。
神社的例子不胜枚举,出云大社和伊势神宫是其代表。武家府邸的遗址遍布全国,除此之外,还留下了不少平面图。而且大部分是德川时代的建筑,基本上没有受到大陆建筑的直接影响。在思考日本人对于建筑空间的态度时,那些是非常有用的资料。